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通知
南医大科(2014)2号
各有关学院、附院:
为了更好地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进一步提高基金申报的质量,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与结题等有关事项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14]1号)要求,现将我校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金项目申请的有关注意事项
1. 2014年度集中受理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有: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请申请者认真阅读《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项目指南》)和各类型项目的管理办法、规定后,遴选适合自己的申请类别,按要求撰写申请书。
2. 申请者可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www.nsfc.gov.cn),或至各学院、附院科研管理部门及科技处查阅《项目指南》。2014年启用新的申请书版本,请于2014年1月15日后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下载中心下载。
3. 申请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下简称高级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但未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经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医生推荐,亦可申请。符合上述条件的在职研究生(含已具有高级职称者)通过受聘单位可申请部分类型项目,且须征得导师的同意,由导师出具信函说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以及对项目研究时间和工作条件能否保证等问题;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人员可以申请面上项目或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其中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不得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在站博士后人员可以申报部分项目,请申请者提前与科技处联系索取书面承诺函,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4.今年不再设立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允许不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在结题当年(2011年立项)申请面上项目,无须同行医生推荐。
5.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年龄限在2014年1月1日前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并且未曾获得过该类项目的资助。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
6. 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项目,要求申请者同时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不少于9个月,“优青”申请者限2014年1月1日前男性未满38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杰青”申请者限在2014年1月1日前未满45周岁。
7. 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仅按“立项领域”受理申请,生命科学部重点项目实行“按立项领域申请”和“自由申请”两种模式,具体申报要求请在《项目指南》中查阅。
8. 基金项目实行限项规定:
申请人同年只能申请1项同类型项目,上年度获得面上项目(含一年期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本年度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同类型项目。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3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限项),以及资助期超过一年的委主任基金项目和学部主任基金项目等。
不具有高级职称的申请者,当年申请及负责在研的项目数限为1项,但参加项数不限。
2012和2013年连续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含初审不予受理的项目)的申请人,2014年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面上项目。
9.非受聘于我校的境外人员,不得依托我校申请;受聘于我校的境外人员,不得同时以境内、境外两种身份申请或参与申请各类项目。
10.创新群体研究项目不再需要推荐,改为自由申请,资助期限6年,资助经费1200万元/项。原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更名为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
11. 项目申请中如涉及医学伦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问题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并请提前与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联系,以便统一办理相关手续。学校伦理委员会仅受理校本部和医院未设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申请。
12. 今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申请人须登录ISIS系统在线填写,请申请人提前与学院科研管理部门或者校科技处联系索取用户名和密码, 面上项目仍采取离线方式撰写,电子申请书请于2014年1月15日之后下载填写。
13.请各有关学院、附院按要求严格遴选、认真审核,并对所上报的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于2014年3月5日前将各部门申报汇总表、经申请者本人及含项目组成员亲笔签字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二份、面上项目电子版申请书 (难以电子化的佐证材料附在纸质申请书之后)统一报送至学校科技处,逾期不予受理。学校不接受个人申请。
联系人: 江胜强 徐阳 电话:(025)86862684
http://kjc.njmu.edu.cn/s/36/t/281/94/da/info38106.htm
南京医科大学科学技术处